
一、规划与设计阶段
需求分析:
l明确设备类型与数量,如终端、IP摄像头、AP等。
l预估带宽需求,核心指标为带宽千兆或万兆,及关键业务流量模型。
扩展性设计:
l预留20%-30%端口冗余,如配线架、交换机端口等。
l主干链路预留扩容空间,如光纤芯数冗余。
标准遵循
l采用国际标准,如ANSI/TIA-568-D / ISO 11801等。
l统一设计等级,如Cat5e/Cat6/Cat6a/光纤等,Cat5e常见叫法是超五类网线,Cat6为六类网线,Cat6a为超六类网线。
二、材料选型规范
材料类型 | 选型要求 |
网线 | Cat6(主流千兆)、Cat6a(万兆/高抗干扰) |
配线架/模块 | 与线缆等级匹配(e.g. Cat6配Cat6模块) |
跳线 | 选用工厂预端接成品跳线 |
辅助材料 | 阻燃级别(CMR/CMP)、环保认证(RoHS) |
三、施工实施关键点
链路长度控制:
l水平链路≤90m + 跳线≤10m,控制总长≤100m,以减少信号衰减带来的性能损失。
抗干扰措施:
l与强电线缆平行间距≥750px,交叉时垂直走线,减少干扰。
l金属桥架/管道接地,屏蔽线缆全程屏蔽层连通。
理线规范:
l机柜内使用理线环/垂直理线器,避免90°直角弯折时,弯曲半径需≥4倍线径。
l标签系统:TIA-606标准,满足起点/终点/位置三要素。
四、机房与设备间布置
机柜布局:
l核心设备置于中部,以减轻承重及散热压力。
l配线架与交换机同机柜时:配线架在上,交换机在下。
环境要求:
l温控:22-24℃恒温,湿度40-60%。
l防尘:正压新风系统及定期除尘,正压的作用在于只有一个进气口,在进气口处设置过滤系统,其他因压力关系,都是出风口,极大的降低灰尘。
标识系统:
l端口标签格式:常见标号方式有,楼层-区域-编号,如 F3-A01-P01。
五、测试与验收流程
性能测试:
l使用认证级测试仪,如FLUKE DSX检测,常称福禄克测试。
l通断、线序,福禄克检测中的Wire Map。
l衰减(Insertion Loss)、串扰(NEXT/ANEXT)
l延迟偏差(Delay Skew)
光纤:
lOTDR测试损耗≤1.0dB @ 850nm。
功能验证:
l全端口吞吐量测试,常用iperf3进行流量灌装。
l关键业务延迟敏感度测试,如VoIP jitter≤30ms。
六、维护与文档管理
图纸存档:
l施工图,如CAD、BIM文件存档。端口对应表,使用Excel或其他数据库备份存档。
l线缆路由图,含桥架路径/管井位置备份存档。
运维机制:
l每季度抽检10%链路性能,每年度需要全检。
l变更记录:任何跳线调整需同步更新文档。
附:关键注意事项
禁止操作:
l强电线与弱电线共用同一线槽,应采用分槽的方式,或者隔板分离。
l拉扯线缆超过张力限值,如Cat6≤25磅,约23斤的拉力,超过容易造成线缆损坏。
l未使用压线钳制作水晶头,必须使用专业工具,为完全压紧的水尽头,容易在拔插时刺片脱落或接触不良,还会造成水晶头拔插困难,磨损黄金镀层造成氧化,极大降低使用寿命。
最佳实践:
l水平布线采用星型拓扑,单点管理至工作区。
l主干光纤采用LC多模OM4时,性价比最优。
l机柜内预留1U理线空间每24个端口。
遵循此指南可保障布线系统满足10-15年生命周期,支撑企业数字化转型的底层架构需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