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50311-2016是中国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的核心国家标准(最新版)。本文详解其核心内容:强制要求光纤到户(FTTU)支持多运营商、系统构成(7大子系统)、开放式星型拓扑、电缆/光纤性能分级(支持千兆/万兆)、关键长度限制(水平90米/信道100米)、屏蔽与防雷接地要求、新增工业环境布线,以及重要强制性条文解读。了解智能建筑与新型基础设施的布线设计依据。
GB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是我国综合布线领域的核心国家标准,于2016年8月26日发布,2017年4月1日正式实施。该规范在2007版基础上全面升级,融合国际标准ISO/IEC 11801最新理念,并针对中国“宽带中国”战略需求强化了技术要求。以下是其核心内容概述:
一、核心目标与适用范围
二、系统构成与拓扑设计
系统构成:
工作区子系统:终端设备连接区域,要求每个独立区域至少配置1个信息插座(TO),推荐双孔面板(语音+数据),距地750px安装。
配线-水平子系统:信息插座至电信间(FD)的链路,采用超五类/六类非屏蔽双绞线(UTP),水平缆线长度≤90米。
干线-垂直子系统:连接电信间(FD)与设备间(BD),采用光缆或大对数电缆,支持楼层间高速数据传输。
建筑群子系统:多栋建筑间互联,强制使用光缆,需配置浪涌保护设备。
设备间子系统:设备集中管理场地,要求面积≥20㎡、配备防静电地板及温控设施,位置宜靠近建筑物理中心。
进线间子系统:外部缆线入口,强调与公用通信网的接口兼容性,需满足多家运营商平等接入要求。
管理子系统:通过配线架、标签系统实现缆线标识与路由管理,支持智能配线系统应用。
系统拓扑:
三、关键技术要求
1. 光纤到用户单元(FTTU)
2. 系统分级与传输性能
3. 缆线长度限制
4. 屏蔽与防护设计
四、强制性条文解读(部分)
条文4.1.1:公用电信网络覆盖区的新建用户单元必须采用光纤到户(FTTU)
条文4.1.2:FTTU工程需支持多家运营商平等接入,用户可自由选择服务
条文7.0.9:外部引入对绞电缆必须适配信号浪涌保护器
五、设计实施要点
材料与兼容性:全链路产品需同级匹配(如六类线配六类接头),禁止混用屏蔽与非屏蔽组件。
冗余预留:水平布线预留20%信息点,配线间面积需满足未来扩容需求。
防火安全:线缆需按阻燃等级(A/B/C/D级)选用,竖井内采用金属槽盒敷设。
工艺要求:光缆弯曲半径≥10倍直径,管槽截面积利用率≤50%。
六、应用价值与发展趋势
千兆网络支持:通过六类/光纤系统分级,为5G、物联网提供底层承载能力。
标准化管理:强化标签标识与文档管理,提升运维效率。
工业应用扩展:新增工业环境布线章节,适应智能制造场景需求。
>>>此规范通过技术分级、强制条款与模块化设计,构建了适应高速网络演进的布线框架,是智能建筑及新型基础设施建设的核心依据。实际工程需同步参考《综合布线系统工程验收规范》(GB50312)确保全周期合规性。
以下提供GB 50311-2016《综合布线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在线阅读及pdf下载:
下载按钮在下方pdf阅读器右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