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 标准基本信息
标准名称: 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技术标准
标准号: GBT 51292-2018
标准性质: 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GB/T 表示推荐性国家标准)
发布日期: 2018年
实施日期: 2019年3月1日
主管部门: 中华人民共和国住房和城乡建设部、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
二、 标准目的与适用范围
该标准的核心目的是为了规范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的工程设计、施工、验收和运行维护,确保其技术先进、经济合理、安全可靠,并满足多网络、多运营商的共建共享需求。
其适用范围非常广泛,涵盖了所有需要建设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俗称“室分系统”)的新建、扩建和改建的民用建筑与工业建筑。典型场景包括:
大型公共建筑: 机场、火车站、地铁站、体育场馆、会展中心、商场等。
人员密集场所: 办公楼、酒店、医院、学校、隧道等。
住宅建筑: 高层住宅、居民小区等。
三、 核心内容与要点
该标准是室内覆盖系统工程领域的综合性技术规范,其主要内容可归纳为以下几个层面:
1、总则与基本规定
明确了标准的编制目的、适用范围和基本原则。
强调了“共建共享” 的原则,要求系统设计应充分考虑为多家电信业务经营者(如中国移动、中国电信、中国联通)提供平等接入的条件,避免重复建设,节约社会资源。
2、术语与系统设计
定义了室内覆盖系统相关的专业术语。
规定了系统设计的总体要求,包括覆盖目标(如信号强度、信号质量)、容量目标、质量目标(如通话掉话率、切换成功率)等。
详细说明了信源(如宏蜂窝、微基站、射频拉远单元RRU)、信号分布系统(如无源分布式天线系统DAS、有源系统、光纤分布系统等)的选择和设计原则。
3、性能指标要求
对不同制式的移动通信网络(在标准发布时主要包括2G、3G、4G,但其原则也适用于5G)在室内的无线覆盖性能提出了具体的指标要求,例如:
4、基础设施与配套要求
对机房、电源、接地、防雷、线槽管井等配套设施提出了具体要求,确保系统能够安全、稳定、长期运行。
强调了与建筑物主体工程“同步设计、同步施工、同步验收”的原则。
5、施工、验收与维护
规定了设备安装、缆线布放、天线安装等施工环节的工艺和质量要求。
明确了工程验收的测试项目、测试方法和验收准则,确保建成后的系统真正达到设计目标。
对系统建成后的运行维护和管理提出了基本要求。
四、 主要特点与意义
权威性与强制性: 作为国家标准,它是进行室内覆盖系统工程设计、施工、监理和验收的重要技术依据,具有很高的权威性。虽然为推荐性标准(GB/T),但一旦被设计文件或合同引用,即具有强制约束力。
技术前瞻性与包容性: 标准不仅考虑了当时的主流技术(2G/3G/4G),其系统架构和设计原则也充分兼容了向5G网络的平滑演进,为未来技术发展预留了空间。
强调共建共享: 这是该标准非常突出的一个特点,旨在减少重复投资和资源浪费,推动行业健康发展,同时也减轻了建筑物业主的管理负担。
保障用户体验与网络安全: 通过统一严格的技术规范,从根本上保障了在各类建筑物内移动用户的通信体验(信号满格、通话清晰、上网流畅),同时也确保了网络设施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以下提供GBT 51292-2018《无线通信室内覆盖系统工程技术标准》在线阅读及pdf下载:
下载按钮在下方pdf阅读器右上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