爱包干™基于《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深度解析其在机房建设工程中的关键应用。内容涵盖机房作为高风险区域的防尾随设计、多因素认证、系统联动等强制性要求,为数据中心、网络机房等核心区域的物理安全设计提供符合国家标准的权威指南与实施要点。
《GB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是一部国家级强制性技术标准,旨在为各类建筑(包括工业与民用建筑、构筑物)的出入口控制系统(俗称门禁系统)的工程设计提供统一、科学、安全、可靠的技术依据。其核心目标是确保系统能有效实现对人、物、车辆等目标的出入权限控制、通行记录与安全管理的功能。
在信息化社会中,机房作为数据存储、计算和网络交换的核心枢纽,其物理安全是保障信息安全的基石。因此,该规范在机房建设工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意义,是设计和建设机房物理安全防护体系时必须遵循的关键规范之一。
一、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在机房建设中的应用
规范中多项条款直接或间接地规定了机房这类高风险防护区域的设计要求,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明确的风险等级与防护级别对应关系
对系统构成与功能的强制性要求
识读部分:规范要求高风险区域的出入口应采用高安全性的识读设备。对于机房核心区域(如主机房、电池室),通常强制或推荐使用多因素认证技术,例如“刷卡+密码”、“刷卡+生物特征识别(指纹、指静脉、人脸等)”,甚至三因素认证,极大提高了非法进入的难度。
管理与控制部分:机房的门禁管理系统应独立设置或作为上层集成平台的核心模块。规范要求系统必须支持详细的通行日志记录(包括人员、时间、门点、是否成功等),并具备实时报警功能(如强行闯入、门超时未关、非法卡尝试、设备被拆等),确保安全事件可追溯、可预警。
执行部分:对于机房的重要出入口,执行机构(电锁)应选择断电后处于锁闭状态的断电锁闭型电锁(如磁力锁),并与消防系统联动,确保火灾等紧急情况下能自动释放,保障人员疏散安全。
特殊的出入口设置与管理策略
防尾随设计:规范强烈建议在高风险区域设置防尾随互锁门(两道门,进入需经过授权并关闭第一道门后,才能开启第二道门)。这是机房建设中非常常见的配置,能有效防止未经授权人员尾随进入。
胁迫报警功能:规范支持在机房核心区设置胁迫报警。当工作人员在被胁迫状态下刷卡时,系统可无声地向监控中心报警,启动应急预案。
时间区管理:可灵活设置不同人员的通行时间权限,例如仅允许运维人员在特定工作时间段进入,实现精细化安全管理。
环境适应性与可靠性要求
与其它安防系统的联动集成
二、 对机房建设工程的指导意义总结
《GB50396-2007》为机房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设计、选型和实施提供了权威的技术框架。遵循该规范可以确保机房的物理访问安全达到国家规定的标准,具体体现在:
构建纵深防御体系:通过设置不同安全级别的门禁点,从大楼入口到机房走廊,再到核心主机房,形成多层次的防护屏障。
实现精准权限控制:确保只有授权人员才能在授权时间进入授权区域,有效防止内部和外部威胁。
保障合规性与审计要求:满足国家信息安全等级保护(等保2.0)等相关法规对物理安全的要求,提供完整的审计日志。
提升应急响应能力:通过实时报警和系统联动,帮助安全人员快速发现并响应安全事件。
结论:
在机房建设工程中,《GB50396-2007 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是不可或缺的设计准则。严格依据该规范进行机房出入口控制系统的规划和建设,是构建一个安全、可靠、智能的现代化机房物理安全环境的根本保证
以下提供GB50396-2007《出入口控制系统工程设计规范》在线阅读及pdf下载:
下载按钮在下方pdf阅读器右上角。